老白度夏好吃啥(古代消夏饮食)
2023-08-07 08:16:34 来源: 洛阳网
关注河南热线

蝉嘶蛙鸣,盛夏未央,空调、风扇转不停,仍觉酷热难当。吃点儿啥清爽利口呢?

蝉嘶蛙鸣,盛夏未央,空调、风扇转不停,仍觉酷热难当。吃点儿啥清爽利口呢?


【资料图】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很有发言权。老白不但诗写得好,还颇有生活情趣。他晚年退居洛城后,筑池种花,养鹤喂鱼,不时约好友饮酒赋诗,活得自在从容。

夏天难熬?不存在的!老白根据自己的度夏经验总结了一系列避暑良方,从消暑饮食到心情调适,齐活!

掌柜的,来一盘生鱼片

唐代东都洛阳富庶繁华,群星璀璨,白居易是其中尤为闪亮的那一个。

当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皆已作古,写诗犹如写日记般勤奋的“诗魔”白居易四海闻名,堪称诗坛老大。

众人皆以能见老白一面为荣,排着队请他吃饭,有他出席的饭局大都很“高端”——菜未必贵,但得新鲜别致,因为老白嘴刁,菜好不好他都会写诗评价。

据好事者研究,老白度夏好吃鱼脍——生鱼片,也叫刺身。

不少人以为刺身源于日本,非也。早在周代,王城洛阳的贵族就已用鱼脍宴请宾客了。《诗经》有云:“饮御诸友,炰鳖脍鲤。”“脍鲤”就是生鲤鱼片。

汉魏时期,大才子曹植在京都洛阳摆酒设宴,席上也有鱼脍。《名都篇》有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可见那时的生鱼片是高档食品。

东汉张骞重新打通了从洛阳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开凿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后世称其为隋唐大运河。到了白居易生活的那个时代,四海通达,中外交融,各地美食几乎都能在洛阳吃到,鱼脍更是风靡一时。

有学者推论,吃生鱼片的风俗就是唐代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

白居易吃过各种生鱼片,譬如“脍切天池鳞”“朝盘脍红鲤”,还有鲈鱼脍、鲫鱼脍、鲑鱼脍(大名鼎鼎的三文鱼刺身)等。

在《与微之书》中,他跟洛阳好友元稹(字微之)分享过吃鱼脍的小妙招,“鱼脍芥酱调”,将新鲜鱼肉片得薄如蝉翼,用芥末酱调味,那真是人间美味,谁吃谁知道!

白居易在日本、朝鲜等地享有极高声誉,就连日本天皇都是老白的粉丝。老白吃生鱼片的方式想必在日本备受推崇——至今,日料馆生鱼片的固定搭配仍是芥末酱。

吃好喝好,心静自然凉

生鱼片加冰更有夏日风味。唐代《云仙杂记》记载,当时储冰技术有限,夏天的冰块售价高昂。

白居易不缺冰。一则,他身居高位,享受特殊待遇,朝廷赐冰度夏。老白写的《谢恩赐冰状》可为证。二则,老白的诗写得太好,妇孺皆知,只要他需要冰,卖家连价都不讲,成筐成筐地往他家送。

老白跟同居洛阳城的刘禹锡、李德裕都是好朋友,经常厮跟着吃喝玩乐。李德裕和刘禹锡都喜欢冰镇饮食。

李德裕在诗中提到,他常往生鱼片和酒里加冰块,“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口感冰爽。

刘禹锡尝试过“赐冰满碗沉朱实”,也就是冰镇水果,“尽日逍遥避烦暑”。

白居易也爱喝冰镇酒。他家每年酿酒数百斛,平日里酒坛就放在床头,睡前、醒后先喝两口。白家庄园的池塘大得能划船,夏天,老白在船上请客,船旁吊着酒囊,浸入水中冰镇,要喝时就拉起几只。喝到尽兴,宾主尽欢,飘然欲仙。

也不是所有食物都要加冰才爽口,烤鹅就得趁热吃。

偶尔,这几个老哥们儿也会聊起过往,聊起年轻时吃过的外地美食。老白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里写到,夏至那天,他和刘禹锡(字梦得)身在洛阳,回忆起当年在苏州吃过的“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嫩鹅炙烤后外酥里嫩,益气补虚,搭配清香的竹筒粽,很适合夏天吃。

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吃,在哪儿吃。

白居易在《何处堪避暑》中倾情分享了他的度夏攻略:“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山林里,池塘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饿了吃好吃的,吃饱了爬爬山、划划船,玩累了睡一觉,睡醒了来壶茶,看看青山,听听流水,脱掉袜子涮涮脚,解开帽巾挠挠头,自在又惬意,心静自然凉。(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

责任编辑:hN_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