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别人家的孩子”真叫人眼气(下)
2023-06-05 09:14:54 来源: 洛阳网
关注河南热线

神童是“珍稀物种”。对大多数父母来说,神童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叫人眼气。


(资料图片)

神童是“珍稀物种”。对大多数父母来说,神童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叫人眼气。

“别人家的孩子”为啥那么优秀?培养神童有什么诀窍吗?

神童是怎样诞生的

想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仅靠天赋异禀是不够的。

洛阳人熟悉的唐代“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都有神童光环,光环背后是一以贯之的勤奋和自律——这两位大咖都是自我加压的资深学霸。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他在《与元九书》中自述,自己六七个月大时,乳母抱着他在屏风旁玩耍,指着屏风上的“无”“之”等字教他念,小白虽然还不会说话,“心已默识”。大人问他这俩字在哪儿,无论问多少次,他总能指对位置。成语“略识之无”便由此而来。

半岁大就能听音辨字不算稀奇,小白五六岁就会写诗,十几岁就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神句,令京城名士顾况惊为天人,拍案叫绝。

优秀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学。白居易少时“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废寝忘食地学习,乃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读书读到口舌都磨破了,写字写到手肘都磨出茧子了,“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东汉贾逵、北宋司马光等少年天才无不如此。世人都道他们天资过人,实则天资易损,想保持住神童的光环,获得最后的成功,他们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精神强大,意志坚定,品格端正,锲而不舍——这,才是成为神童的关键。

“拼爹”拼的到底是啥

虽说条条大道通北京,然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北京,有的人奋斗一生也许才能到达北京。家庭培养和环境影响相当重要,古代的神童“拼爹拼妈拼家世”,能不能出圈儿,得看他的家庭处在哪个圈层。

《新唐书》里说,洛阳“神童”李贺7岁能写诗文。文坛领袖韩愈不信,专程造访,让小李即兴赋诗,小李“援笔辄就”,写出了流畅生动的《高轩过》,韩愈直夸小李是天才。

后来,李贺揣着诗集进城找韩愈,请韩愈指点、提携。韩愈以国子监博士身份分司东都,工作繁忙却欣然应允,不遗余力地栽培李贺,甚至亲自为李贺束发,祝贺李贺长大。

韩愈如此器重李贺,固然是惜才,毕竟能写出“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此等诗句的年轻人只有李贺一个。但李贺能结识韩愈,多少跟李家的背景有关。

李贺是李唐宗室的后代,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培养个读书人绰绰有余。据李贺的远房亲戚——晚唐诗人李商隐回忆,李贺从乡下搬进洛阳城南的仁和坊居住,每天一早骑驴采风写诗,有个小书童背着锦囊跟着他。李贺琢磨出了好诗句,就写下来投进囊中。李母晚上让婢女收拾锦囊,见满袋子都是诗文,心疼不已:“我儿是要呕出心血才算完呀!”

由此可知,天才李贺后天也很努力,李家有书童、婢女伴读、伺候,家境尚可。在封建社会,相比目不识丁的农民,这种没落贵族显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韩愈这种大人物。

盘点古代的神童,大都出身于名门望族或书香门第,家里拥有良好的资源、人脉,家长言传身教,愿意花钱费力培养孩子。

7岁写出《咏鹅》诗的唐代神童骆宾王,说是出身寒门,但他父亲当过县令,是个文化人。

6岁就能听出哪根琴弦断了的东汉才女蔡文姬,其父蔡邕是东汉名士,博学多识,精通音律。蔡文姬对音律无师自通,并非真的“无师”自通,她自幼听父亲弹琴,耳濡目染,起点就比寻常人高。

这样的孩子,从小受诗书熏陶、文艺浸染,家长时不时邀请大咖来家里指点一番,大咖顺手点赞评论发朋友圈,“神童”美誉不求自来。

倘若父母见识短浅,神童也会被耽误。北宋神童方仲永5岁便能写诗,可他父亲贪图眼前利益,整天带着他到处写诗卖艺,忽视了孩子的后天培养,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扼腕叹息“伤仲永”:天赋再好,后天不好好培养也白搭!

所以,与其问“别人家的孩子”为啥那么优秀,不如先问问自己能否成为“别人家的优秀父母”。

成功何须是神童

并非所有神童都有大好前途,神童长大后未必都能获得成功。

曹魏名臣王昶认为,儿童心智早熟不一定是好事,“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花开得早凋谢得也快,松柏生长缓慢却四季常青。

人要成才,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成长。过分吹捧神童,因望子成龙而拔苗助长,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

一个人是否优秀,不在于他小时候考了多少分,而在于他长大后是否能用这份优秀有所作为、回报社会。

“神童”这种头衔既是光环也是枷锁。对于凡夫俗子而言,人生是一条平凡之路,接受自我和孩子的平凡也是一种修行。(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

责任编辑:hN_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