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每日播报!养蚕养出一条丝绸之路
2023-05-08 09:00:01 来源: 洛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天气渐热,得买身真丝衣裳,丝绸柔软透气,除了贵没毛病。

编者按

第四届世界古都论坛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青年论坛前些天在洛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青年大使齐聚洛城,探讨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资料图)

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灿烂的河洛文明,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历史明珠:龙门石窟、隋唐大运河、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新安汉函谷关……用青年的眼光,探寻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会看到怎样的风景?“古都奇妙游”系列今起开篇,带您一起循着风的足迹、河的流向寻访“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

天气渐热,得买身真丝衣裳,丝绸柔软透气,除了贵没毛病。

眼下正是春蚕吐丝结茧的时节。咱们循着古丝绸之路,探访洛河沿岸古老的王城,一路走一路琢磨琢磨:中国人是咋想到用蚕丝做衣服的呢?

汉魏洛阳城

今年是汉魏洛阳城考古60周年。出了洛阳城区,一路向东,过了千年古刹白马寺,请在洛河北岸的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下车”。

眼前的断壁残垣、宫殿柱础、古塔残基,都是汉魏洛阳城留下的痕迹。

洛河沿岸有5座都城遗址: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延续使用近1600年,是中国建都史最长、历经朝代最多的古城。

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成周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此扩建宫城;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王朝,重修都城;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在此立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扩城修路……

北宋司马光所说的“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指的就是汉魏洛阳城。

60年来,几代考古工作者接续努力,探明了这座古城池的整体布局、建筑形态,发现了铜驼街遗址、永宁寺遗址等重要遗存。

“天虫”吐丝,助我飞升

打卡地点:铜驼街

汉魏洛阳城遗址沿中轴线对称布局,阊阖门是宫城正门,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皆由此门出入。

铜驼街又名铜驼陌,旧址在阊阖门外。古时,此街两旁有两个铜骆驼,那是丝绸之路的象征、汉魏洛阳城的“吉祥物”。

骆驼本是西域物种。东汉国力强盛,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胡商骑着骆驼来洛阳做买卖,把西域的皮草、香料等卖到中原,再把丝绸、瓷器、茶叶贩往西域乃至中亚、欧洲等地。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相传,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便带头种桑养蚕。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认为,用蚕丝做衣料,源于先民的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

古人追求天人合一。蚕是“天虫”,蚕栖息的扶桑树乃“通天树”,蚕蛹蜕变成蛾的历程,仿佛生命的死亡与重生。古人相信驯养“天虫”,用蚕丝把身体包裹起来,可以找到通天之路,助灵魂飞升。

古籍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宅院里种桑养蚕,到了五十岁就能穿丝织衣服了。王公贵族不但生前爱丝帛,死后还要用丝织物将躯体及玉璧、青铜器等随葬品包裹起来,“作茧自缚”,以待升天。

考古学家曾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幼童头盖骨上发现丝织物。据说,仰韶文化时期流行的瓮棺葬,是用丝织物把小孩的尸骸包裹起来放入瓮中,犹如蚕蛹在蚕茧中。瓮底要打个孔,方便灵魂“破茧而出”。

汉魏时期流行修仙问道,神圣又华贵的丝织物大受欢迎,批量产出,一部分供应国内贵族,一部分经丝绸之路贩卖到国外。中国丝绸光滑、轻盈、精致、华贵,古罗马贵族以能穿上一套桑蚕丝衣服为荣,尽管中国丝绸很贵,仍争相购买。

其宁惟永,不老传说

打卡地点:永宁寺遗址、太学遗址、灵台遗址、白马寺

铜驼街西边就是永宁寺遗址。北魏洛阳有“佛国”之城,寺庙数以千计。永宁寺乃北魏最气派的皇家寺院。永宁寺塔上下九层,高耸入云,是北魏洛阳城的地标性建筑、古代建筑史上的传奇之作,可惜毁于雷火,只剩不老传说。

洛阳博物馆正在举办“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配套”参观,感觉更奇妙。

若有兴趣,您还可以到东汉太学遗址、灵台遗址看看。白马寺就不用多说了:始建于东汉,我国第一座官办寺院,至今香火鼎盛,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

责任编辑:hN_0826